写在白驹过隙间


去年三月份,我和水、樱一起分到了这所学校。那时,小倩倩还没有出生;那时,晨跑的时候,还时常能碰到笑睐睐的田老师;那时,水刚和她的田朋友分手;那时,樱则如愿以偿的和她的男朋友定婚了。


一年以后,小倩倩已会咿咿呀呀地说话了,也能摇摇摆摆地走路了。水则换了一个又一个男朋友。樱于四月底将成为新娘。而不久前,田老师则永远地闭上了眼睛。
9月30日,我望着樱白色婚纱中灿烂的笑脸,脑中幻化出许多人的笑脸:有小倩倩的、有田老师的、有水的、有爷爷的、有母亲的……
忽然感到很恐慌:人的生命不过如此——刚开始的时候,我们慢慢长大,然后念书,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,接着毕业、参加工作、结婚、生子,最后慢慢老去……
那一刻,我感到生之惘然与无奈。


田老师逝世后的一段时间,我老在思考一个问题——死亡,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?
所以,过马路的时候,我下意识地想:如果此时,一辆车子向我撞来……
那时,我应该死了,什么都不重要了。我不必理会别人恶意的中伤,不必用心地准备明天的新课。我不存在了,一切有关我的,都烟消云散了。把我心爱的书架,送给水吧;珍藏的书呢?送给小忆吧……整个宇宙中,我只是一个点,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……
死亡的感觉是不是真的是这样?有时真想试试。可我不敢。不是胆小,而是我记起了自己的责任。
那些日子,我正在给学生讲宗璞的《紫藤萝瀑布》。在分析背景的时候,我说到宗璞的弟弟。说他1952年从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后,辗转于东北、陕西,然 后,在黄土高原上一呆就是近三十年。因劳累过度,又加上营养不良,她的弟弟终于先姐姐、父母而去。弟弟走后,宗璞总觉得他还会回来,每次走到庭院紫藤萝架 下,她总希望能听到弟弟低低地叫她一声:姐姐……,可是,她永远也听不到了……
讲着讲着,我忽然想落泪。那一刻,我想到了为追寻水中月亮而坠湖的李白;想到了悄无声息在湘江一条破船上病逝的村甫;想到喟然长叹然后跳进北京太平湖的老舍;想到了自杀的顾城;想到了跳楼的徐迟,还有海子……
真的,很颓然。


有一次,学了蒙田的《热爱生命》后,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前演讲题目:《假如我只有一天的生命》。
一个学生说他将会在家做一顿丰盛的晚餐,与家人共享亲情。然后再回到学校,享受同学间的友情。最后,他会换一个安静的地方,换一套干净的衣服,数着天上的星星,等待那一刻的来临。
那一刻,我意识到自己的伤感已经影响了学生。其实我的原意是要学生领悟“抓紧时间,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,去弥补勿勿流逝的光阴。剩下的日子愈是短暂,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”(蒙田语)。
我说你的演讲让我想起了林黛玉。林黛玉病重时,曾对紫娟说:我死了以后,你托人把我送回苏州吧。我干干净净地来到这个世上,也要干干净净地离开。人的一 生,洁身自爱很重要。死,意味着什么?西方斯多噶派哲人说:死,并不是死者的不幸,而是生者的不幸。如果你能活下去,但你却选择了死亡,那么,这是在逃避 现实和不负责任。其实生活可以多姿多彩,它取决于你对生命的态度。要知道,生活对欢笑的人欢笔。“生活兴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”(蒙 田语)……
很艰难地说着,因为我知道,其实我更在说服自己。


婚后的樱整天一幅幸福小女人的模样,她拉着我说:这么大了,应该为自己想想了吧。
水的脸上则总是阴晴不定。她一会儿对我说:哎,告诫你呀,25岁前千万别找男朋友!一会儿又跳着笑着说:哈,有男朋友还是好!
我只是无意识地笑笑,笑笑而已,然后我再想是不是明天随便找个人把自己嫁了算了。
毕业一年多来,我从未认真地思考过自己的未来。我把所有的精力、爱心都交给了我的学生。支撑我的,是责任。
摩罗说:为了看看阳光,我来到了这个世上。
可我呢?
一刹那,我又想到了死亡。
恍恍惚惚中,我看到了庄子,看到了惠子。我看到惠子穿着素衣前往庄子家,因为庄子的妻子死了。推开门一看,只见庄子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,一边敲 打着瓦缶一边唱歌。我听见惠子说:你这老头子,你跟死去的妻女生活了一辈子,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,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,又敲起瓦缶唱起歌来,不也 太过份了吧!
惠子语毕,我看到庄子的眉头微张,然后我听到他说:不对哩,这个人她初死之时,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!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 就不曾出生,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,不只是不具有形体而且原来就不曾形成元气。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,变化而有了元气,元气变化而有 了形体,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,如今变化又回到了死亡,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。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,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,自 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,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。
然后我听到他唱道:人生天地之间,若白驹过隙,忽然而已……
恍恍惚惚中,我感觉自己好像睡了。
梦中,我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,可我又很奇怪,不知道到底是蝴蝶做梦变成了还是我做梦变成了蝴蝶……


当我还没有看清青春的模样,它就慢慢褪色。
仅以此文,悼念逝去的我们称之为岁月的东西。

03年下半年,我上高二。那年秋天,我买了本2002年年度最佳网络文学,里面的文章非常的好,非常的好。那本书我到高三下期还在看。翻的次数多了,书都皱皱的,里面有好多好文章,特别是这篇,发出来,大家都看看吧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